(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通讯员 何旋 周雨晴)6月30日至7月2日,沉浸式独幕喜歌剧《苹果之夜(Pomme d’Api)》在广州大剧院全球首演。伴随着诙谐的故事、悦耳的旋律,观众在弥漫着浪漫情调的“法式歌剧酒吧”里,穿越到150年前的时光。
《苹果之夜(Pomme d’Api)》主创亮相。受访者供图
去年,广州大剧院与星海音乐学院推出全国首部沉浸式喜歌剧《丽塔(Rita)》,今年双方再度联手制作了第二部作品——《苹果之夜(Pomme d’Api)》。这是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唯一一部歌剧作品,也是这部150周岁的法国歌剧作品首次在中国内地售票演出。
《苹果之夜(Pomme d’Api)》改编自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晚期创作的一部喜歌剧作品,该原作首演于1873年的巴黎文艺复兴剧院。改编后的《苹果之夜(Pomme d’Api)》,将开放的沉浸式舞台与“戏中戏”剧情巧妙结合,讲述了巴黎“旋韵歌剧院”的开幕之夜,歌剧酒吧老板Vertigo突然把首演剧目变更成奥芬巴赫的,展开了一场两男一女的戏内戏外感情周旋。
《苹果之夜(Pomme d’Api)》剧照。受访者供图
3名演员从容地在6个角色之间转换,角色的变换也融入戏中现场完成,指挥、乐队、钢琴伴奏,甚至是观众也都在剧中饰演他们“自己”。该剧导演Peter Gordon,一名常驻香港的歌剧导演,一直致力打造全新概念的歌剧,尝试将本土文化融入歌剧,用当下的方式表达。他表示,“奥芬巴赫的原作给了我‘戏中戏’的灵感,我们重新设计了对白、舞台,甚至创作了新的故事,为了串联‘戏内’与‘戏外’,我们还挑选了一些奥芬巴赫同期作品的唱段加入其中”。
观众沉浸式欣赏歌剧。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该剧的创排让香港的导演团队、创意团队与广州本地艺术机构、艺术高校的合作走向更深层次,打破疫情时期不能通关和线上排练的阻隔,面对面的交流促使创意更好地融合,让大湾区多元文化发展再出新成果。
该剧制作人、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表示,希望能打造一种让当代观众喜欢的新型歌剧观演模式,并以此来带动歌剧人才的培养与扶持。而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聚集了更多成熟的国际化艺术人才,让他们能在新的起点上做出新的作品,让沉浸式喜歌剧进化到了2.0阶段,探索也会更加地直接与深入,持续推出更多元文化的作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