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记者从哈尔滨新区新区花园小学校获悉,为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让劳动实践更具创意,作为黑龙江省跟岗研修、教学观摩基地和哈尔滨市劳动评价改革优秀试点校,学校“花儿课程”之“劳动润泽太阳花开”特色课程迎来了“我型我塑”非遗面塑新课程,并在劳动实践研究小组的带领下,第一次呈现出可爱版“老关东花饽饽”。
为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落地和实施工作,学校充分挖掘利用劳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五融合+五实践”模式“下的实践内容,在2023的品牌初创年和多方联动下,经过新成立的劳动教育小组成员经过数月的前期研究与筹备中,“我型我塑”非遗课程正式亮相,并收到娃娃们的追捧。
新区花园小学校的“我型我塑”面塑课程以“非遗+劳动+艺术”为主线,将非遗文化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让劳动实践与时代和生活产生共鸣,让太阳花们也成为非遗文化的传习者和传播者,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感受非遗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匠人精神。
新区花园校学校在校园教师用餐中心目前已经建设了“非遗面塑——我型我塑”劳动实践中心,并与“老关东花饽饽”实践中心建立互动互助联系,邀请花饽饽专家莅临学校进行制作技术指导,同时,课程研发小组的教师们也走进花饽饽实践中心,系统了解花饽饽的制作过程,近距离体验传统面食文化和独特的非遗魅力。
哈尔滨新区花园小学校校长翟露说,“我型我塑”非遗课程是一种劳动体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课程中,学校将带领太阳花们了解祖国传统花馍的历史文化,感受花馍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及创作的艺术美感,并将建立花馍研学营,体验浓郁灿烂的民俗文化,在民族自信的新时代,学校期望带领孩子们走好“大器我型传中华文明,灵气我塑承品牌之路”。(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视频拍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