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彼方
(资料图)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动画学术趴的主编彼方。
春节将近,大家纷纷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年终总结。学术趴自然也不能免俗——又到了来和大家做一下去年学术趴文章总盘点的时候了。
今年我们将依旧延续往年的规则,将学术趴2022年的原创文章分成了多个大类,并以内部评选的形式,在每个分类下选出了我们认为最有回顾价值的三篇推送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也会为其中最受编辑部青睐的一篇,附上一段推荐语。
这些推荐语当中不仅有关于文章本身的内容,也包含着许多文章背后,我们的想法与故事。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想以这种形式,跟大家聊一聊学术趴在过去一年发生的变化,以及我们做内容输出时的所愿所想。
话不多说,就请大家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术趴过去的一年吧!
*大家可以点击文章标题阅读相应文章
作品深读
《香港回归25年,这只小猪衔接着“香港市民”和“中华娃娃”的身份认同》
作者:Poor_Land
《新世代神作<电锯人>:站在少年漫画的灰烬上,直面现世青年的空虚》
作者:Pel
《是美,是色,更是爱!深入起底<JOJO>动人心魄的秘密!》
作者:余霜仁
“作品深读”可谓学术趴最为常见、也同时最擅长撰写的一个文章分类了。这一个分类之下,我们希望作者能通过对于动画作品的深度分析,为大家揭示一些不浮于表面的内容。言之有物、角度刁钻、结构清晰等等,是我们希望这类文章能够带有的属性。
跨越30年的时光,作为深受全世界华人喜爱的卡通形象,麦兜——这只无厘头、傻愣愣、说话却又充满哲思的小猪,其所承载的文化意涵早已远超许多人的想象。
Poor_Land老师在本文当中不仅为我们详细回溯、整理了麦兜相关作品的创作源流以及故事脉络,更很难得地将其发展历程置于了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之下,让我们得以一窥麦兜的变迁,是如何与香港社会的地域文化、身份认同以及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而作者对于麦兜的喜爱,也在这篇材料详实、考据严谨的文字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因而,本文也可谓余韵悠长——它不禁会引人思考:文艺作品的创作本也如此,麦兜经历的,也恰是那些为我们所深爱的、经历了漫长时间蹉跎的作品的缩影。
学术前沿
《来自欧洲的「魔女」,是如何变成日本「魔法少女」的?》
作者:若风
《当少女漫画遇见星辰大海,“女性书写”的科幻漫画史》
作者:塔卡西
《这种动画黑魔法,是真的会让·人·裂·开!》
作者:Shoko
推荐理由:顶着“学术”二字的学术趴,自然少不了学术类的内容。但与学术期刊不同,无论是动画史的溯源也好、学术概念的科普也罢,作为新媒体,我们都希望能够以尽可能贴近读者的方式,将有关动画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因此,我们在针对学术内容的文字排版、内容挑选、呈现形式上,都有下过很大的功夫。
将一定领域内习以为常的事物视为一种问题,继而挑战既有的假设——“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是一种非常考验知识积累的能力,这一点其实也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选题层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若风的这篇文章在选题确定的瞬间就已经赢了一半——巫女和魔女都是日本动画当中极为常见的形象,而他们之间的联系,或者说他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在国内也一直鲜有相关研究者进行关注。
本文后续的一切都变成了顺势而为——这是一次从《圣经旧约》中对巫术的记载开始,贯穿多个国家、跨越百年历史的细致源流考察。
动画杂谈
《承载日本女性百年血泪,《鬼灭》中的「游郭」从何而来?》
作者:菠萝的柠檬
《从宫崎骏到<爱死机>,他们都喜爱的“蒸汽朋克”是什么?》
作者:拉笑儿·李
《水手服、女仆装、宝冢歌剧……「大正浪漫」如何孕育日本动画的灵感》
作者:若风
推荐理由:学术趴对于动画的关注,不仅在于动画本身。作为一种创作媒介,它的诞生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动画杂谈”这一类型的文章,就是我们试着将动画与其他更广阔的话题关联起来的尝试。而在这个题材之下,推送的话题也自然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
《承载日本女性百年血泪,《鬼灭》中的「游郭」从何而来?》这篇文章就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
日本热门动画剧集《鬼灭之刃》的新篇章游郭篇在去年继续引起热议,其故事舞台——“游郭”则可以说是一个频繁出现在日本小说、电影等多个媒介当中的意象。
与通俗文学描绘的色欲满溢、繁华靓丽的“异世界”不同,菠萝的柠檬的文章为我们揭开了游郭在现实当中的另一面——这是一个将游女深深困住的牢笼,她们没有人权,难逃病死或年老力衰被抛弃的命运,而《鬼灭之刃》对游郭的表现也深入到了故事背后的阴暗面,由此引起了观众的热议。
从动画中一个小的切口出发以小见大,这无疑是一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杂谈。
人物专访/纪实
《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动画,背后的老艺术家们还好吗?》
作者:彼方
《“一流的中国动画只能靠中国自己做”,专访幻想师动画CEO羊廷牧》
作者:彼方
《技术干货丨专访《雄狮少年》艺术总监》
作者:思考姬
推荐理由:随着学术趴的发展,我们和动画行业各领域的创作者和从业者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信任,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我们对于行业采访的重视以及对于受访者的尊重。去年,我们也以这样的态度产出了数十篇专业的动画行业采访。
新闻报道承载着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记录下行进中的社会历史。在做深度报道的时候,编辑部的大家也经常是怀着一种希望为动画行业多做一些记录的心态而去撰写报道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在撰写《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动画,背后的老艺术家们还好吗?》这篇文章时总是感慨万千——本文的采访对象,是率领其团队自发采访近百位上美影老前辈、留存了超400小时口述史资料的傅广超老师。
傅老师和学术趴的各位在此次采访之前已经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依托于彼此的信任,我们最终得以获得一份情感真挚、材料丰富的采访材料,也借此完成了一次对“记录动画历史的人”的采访。仅仅通过文字,相信各位读者也能从中能感受到的极为不凡的热情和使命感。
动画行业一直都是这样蕴藏着各种热爱与故事的地方。希望来年,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
亚文化观察
《被玩弄、被崇拜,人偶如何成为各色欲望的出口?》
作者:田川洋
《不懂元宇宙的任天堂,顶穿了潮流设计天花板?!》
作者:Palomar
《那位喜欢二次元的同学,怎么包包上那么多「吧唧」?》
作者:绯多木
推荐理由:虽然动画学术趴的内容大多聚焦在动画这一领域,但是对我们有所了解的读者,或许也知道,我们对于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同样是非常关注的。理由也很简单——学术趴的团队成员也都爱好广泛,同样是诸多其他亚文化领域的爱好者。
田川洋为我们打开的,就是一个和ACG文化密不可分却又对大众保持着相当神秘感的领域——球形关节人偶。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极为详实、丰富的万字科普雄文——人偶文化的历史起源、人偶的分类、人偶的制作技术演进、与人偶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而更为独特的是,田川洋在进行一系列科普之余,始终也并没有将视角局限在人偶本身——人偶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欲望投射,她在文中也一直没有忘记强调人偶文化的社会属性,并将其与广泛的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知识进行关联。
作品安利
《被美国学校“封杀”的漫画名著,时代悲剧下的生存实录》
作者:Pel
《定格动画神作,它是我甜蜜的童年阴影》
作者:Dear Cosmos
《3集豆瓣9.2,它描绘了令人胆寒的近未来》
作者:余霜仁
推荐理由:安利文也是学术趴常规推送的体裁之一。每年,我们都会在经典旧作、当季新番、院线热门、冷门佳作等多个领域,为大家寻找值得一品的作品。
学术趴对于安利文的写作要求往往并不仅限于内容的深度。对于这类文章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大家产生想要去看的欲望——具有看点的作品、独到的分析视角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时值新版《鼠族》在国内引进,Pel所撰写的这篇评论,就可谓一篇强而有力的安利文章——醒目的获奖履历、对于战争创伤记忆的认真刻画、独特的漫画表现和创作脉络,围绕作品的激烈争议...从文本入手,Pel由浅入深、抽丝剥茧地为读者展开了围绕《鼠族》的种种切面。
即便你仍未读过,也能从这篇笔力浑厚的评论当中感受到《鼠族》独具一格的文化魅力。
行业透视
《十年前,被“冷笑话”改变命运的中国动画》
作者:Pel
《动画公司「风水学」》
作者:若风
《制作现场在哭泣!动画工会又在哪?丨劳动节特辑》
作者:绯多木
推荐理由:动画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作为一家深度动画媒体,我们希望产业观察、回顾类的文章同样能不浮于表面、为行业以及读者贡献一些洞见。
2022年是《十万个冷笑话》播出十周年,这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网络动画启航的重要节点之一。在这一时刻,我们在业内好友的帮助之下,策划了《十年前,被“冷笑话”改编命运的中国动画》一文的选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多位当事人的采访,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十万个冷笑话》第一话诞生的经历,并以此延伸去探讨其后续对动画行业产生的影响。
出乎我们的预期,在各位受访者的支持之下,我们得以最终将这篇文章完成。在有妖气停止运营的当下,这篇文章的意义,似乎又多了一层。
让我们带着对动画行业未来的思考,来一起阅读这篇文章吧。
特别奖
《动画学术趴8岁了!首次原创周边众筹开启!》
《6年100集,探班“神仙日常”背后的神仙团队》
《通知全体动画人:我们做了一个没人做过的企划!》
推荐理由:最后,我们要把特别奖颁给这几篇对于我们的团队而言,同样有着非凡意义的推送。
以上的三篇推送,分别代表着学术趴2022年在各个方向上做出的一些新尝试——
1.首次原创周边众筹
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和用心的设计,学术趴在去年开启了首批原创周边的众筹活动,并顺利完成了众筹的目标~
以野草老师为首的设计团队,为各位读者带来了金属徽章、帆布袋、冰箱贴、主题T恤这四件精心设计的学术趴周边,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各种各样的小心思。
从“二次元”跨越到“三次元”来和大家见面,动画学术趴的原创之路正在进行中~
2.学术趴的首期探班视频
学术趴的视频业务在若风老师的领衔之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当中。
在去年的诸多采访当中,我们对《非人哉》动画团队进行的这一次探班,则可谓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除了写出一篇漂亮的采访,我们终于有机会以这样的形式,以探班形式的方式,把活生生的各位动画人从幕后带到各位观众的面前。
随着与各大动画公司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来年我们也会有更多类似内容的产出。下一次,你想去看看哪家动画公司的幕后制作现场呢?
3.毕业季特别对谈活动
今年的动画专业毕业季,学术趴也搞了一个大新闻——
我们分别邀请到了6位分别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东京艺术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谢尔丹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围绕多个截然不同的主题,与6位动画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前辈的互动交流。
今年学术趴的毕业季活动也仍将继续,而其中又会出现哪些有趣、有料的内容呢?就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2022年的学术趴也同样在很多领域做出了全新的尝试,但无论发生再大的变化,我们相信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作为一家媒体,内容本身的品质永远是被摆在第一位的。
在动画自媒体这个行业里,想要维持高质量、高频度的内容输出属实不易,甚至是一件有些奢侈的事情。
感谢所有读者过去一年对我们的全情支持,这是我们努力前进下去的最大动力。
最后,我想再次把下面的这段送给大家和我们自己——
在新的一年里,欢迎大家继续与学术趴一同,去了解动画的过去,见证、探索它的现在与未来。
提前预祝各位读者新春快乐!
标签: 知识分享 香港回归 球形关节 中央美术学院 言之有物 时代精神 动画杂谈 年终总结 辞旧迎新 幕后制作 新春快乐 角度刁钻 东京艺术大学 鬼灭之刃 十万个冷笑话 文字排版 冷门佳作 网络动画 大正浪漫 动画学术趴 人物专访 SHOKO 日本女性 中国动画 视觉艺术 生存实录 定格动画 由浅入深 动画专业 卡通形象 日本小说 老艺术家 北京电影学院 应届毕业生